管理创新

保持新常态,谋求新发展——辞旧迎新有感


来源:完美体育_官方网站   发布时间:2015年4月2日  浏览次数:8915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和省、市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行业政策,吹响了建筑业领域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的号角,这对我们施工企业以及项目承包人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所谓机遇,国家及地方政府对建筑领域长期存在的各种不规范行为下决心进行整治,对各种违法违规现象公开亮剑,进行全方位的根治。如果我们能够顺应潮流,积极主动地进行自查自纠,两年后的建筑市场环境将会得到极大改善,我们将会迎来更广阔的业务空间。所谓挑战,因为我们在现行各项行为上的确存在不合法规的现象,特别是我们的管理一直处于粗线条的管理之中,许多不规范的做法形成了常态。如果我们不清醒地重新认识并加以改正,很可能在这次“重新洗牌”中掉队,直至淘汰。为此,提三点个人看法,。

    一、懂法、依法、守法是稳定发展的基础。大家都知道,国家法律和地方法规,都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指南,我们只有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才是正道。反之,将随时会有极大的风险。建设部去年下半年出台的几个重要文件,如《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认定查处管理办法(试行)通知》等等,更细化、更明确了,责任认定和处罚更具体了,将会给我们从事项目承包责任人带来重大考验。一旦违规被查处,它不光追究企业责任,更主要是追究项目承包人的责任。如果我们不高度重视,仍然不以为然、我行我素,后果将不堪设想。希望每一位经理尽可能地抽点时间多学一些法律知识,特别是行业内的法律法规更要多懂一些,用法律约束我们的行为,用法律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法盲肯定会吃亏的。

    二、创新思维模式,打造精细化经营团队。去年中央的经济工作会议核心是保持新常态,实现四个转向。中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了30多年历程,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世界奇迹,建筑业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所取得的成就也是令人瞩目的。单从我们企业来说,从80年代的多层建筑到今天的高层建筑,从一个项目经理年施工3000㎡-5000㎡到今天的几万平方、几十万平方、从全员生产率万元左右到今天的超20万元、从企业年产值个把亿到今天的几十个亿,尤其是我们的项目经理们从零资本到今天超千万资本比比皆是,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应该说,我们是国家改革开放的直接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国信人的今天。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思想理念、我们的管理手段仍很原始,传统的经营方式束缚太深,创新不足,粗放型的管理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我们的发展,影响了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更影响了企业做大做强做优做久。因此,我们必须:一要坚持在新常态下不断创新思维模式,坚持变中求胜,变就是要敢于冲破传统的精神束缚,对自身不足之处进行自我革命,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始终处于优势地位。不变、不创新,只能被历史抛弃。二要注重打造核心的经营团队,实现精细化管理。企业管理,说穿了就是人、财、物的管理,而人的作用是关键要素,谁掌握了人才,谁就能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在我们的企业内部基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理性地对待招投标项目,事前对项目风险进行认真的评估,一旦项目落实后,即首先确定了项目施工的组织架构,配备合适的组成人员形成管理团队,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围绕项目为中心,有序地展开各项工作;而另一种是不论项目好歹“拉到黄牛就是马”,既不考虑风险把控,又不慎重地进行组织施工,更不会发挥团队的整体作用,而是光凭自己浅薄的经验,随意地“拉郎配”。这两种情况结果必定大相径庭:一个是项目越做越好,业务越做越大,信誉越来越高;而另一种则只能是项目越做越差,业务越做越少,团队人心涣散,貌合神离,债台高筑,八面楚歌,最后害了企业也断送了自己。当今社会,市场竞争如此残酷,光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没有出路的。市场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无论企业还是一个项目部,没有一批人才的支撑肯定会失败的。我说的人才,不单纯是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更主要是有实践经验的敬业爱岗、业务精通,诚守信的实干人员,这些人应该成为我们选择人才的主体力量。为了使我们能成为市场竞争的优胜者,我们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思维模式,花大气力去吸纳、培养优秀人才,要敢于给其名、给其利、给其发展空间,践行“不求所有,但求我用”的人才整合机制,使我们的人才队伍勇于并善于攻坚克难,逐步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三、坚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不断探索新的经营模式。随着行业“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活动的深入开展,倒逼我们必须对经营方式进行思考。从我们企业来看,一直是以项目承包经营为主体,企业不参与经营活动,只是跟踪管理与服务,还未真正成为管理与经营并重的经济实体。如不尽快改变,很难适应管理部门的管理要求,更谈不上做强、做优。为了尽快跟上形势的发展,结束靠收管理费过日子的状况,企业董事会决定以“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为契机,加快转型升级步伐。一是继续坚持扶优扶强的原则,对优秀的项目经理人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尽可能多的提供些优质服务,使之成为企业的核心力量。对一些信用度低、管理能力弱、屡屡给企业造成负面影响的项目承包人则坚决予以淘汰,禁止他们以企业的名义承接业务,以净化集团企业内部环境;二是坚持适度多元的经营思路、强化在市政项目、自营项目上扩大范围、提高比率、解决企业“空心化”问题;三是创新联合经营思路,与优秀的项目经理人合作,以项目为单位探索以项目股份合作制的方式,使企业与合作人为经营共同体,抱团发展,共同参与市场竞争,真正实现风险共担、互利共赢的经济实体。具体的操作办法有待我们进一步调研,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再逐步推开。我们打算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扬长避短,锐意进取,将国信集团由一个管理型的“空心公司”打造成一个管理与经营并重的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实体,真正实现合作共赢的新格局。

(作者:国信建设集团董事长何勋法)